电子书阅读时代到来 移动端阅读增长迅速
“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中华文明离不开读书,而电子阅读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作为新媒体融合语境下比较突出的一种阅读形式,不断更新的信息和随时随地皆可阅读的特性,成为电子阅读的优点,它能够方便快捷地满足人们对海量信息和娱乐内容的低成本、即时性、互动性的获取、分享与传播之需求。林克艾普舆情了解,2016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仅为6.7本,而移动客户端阅读方式的接触率高达75%,并在持续快速增长,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半小时,数字化阅读正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据林克艾普舆情监测数据显示,纸质书籍在成年人的阅读比例中占比不足三成,而电子书籍的阅读比例高达75%。由于智能手机普,移动互联网4G时代到来让“移动生活”的内容空前丰富,而阅读作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深受影响,阅读行为向手机端迅速靠拢,各种类型的阅读APP也迅速增加。其中,使用移动客户端进行阅读的用户已经迅速赶超PC端用户,超过五成。并且其增长的速度还在不断的扩张。值得注意的是,习惯使用PC端和习惯使用移动端的客户基本不交叉,同时都在使用的客户仅5%。
据林克艾普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女性对电子阅读的兴趣更为浓厚,占比为61%;男性则相对较低,占比39%。在不同品类图书中,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网民表现出不同的关注偏好。男性偏好艺术类、教材类、科技类、文学类图书的关注比例均在六成以上;女性偏好社科类图书的比例超过了7成。而学生对考试类、教辅类图书的关注度较高。成年人对原版图书、生活类、心理励志类、管理金融经济类、考试类、外语类、小说类等图书的关注度超过三成。在年龄分布情况上得知,20-39岁网民是图书搜索的主要年龄段。40岁以上网民的图书搜索明显较低,其中40-49岁最热衷于生活类图书,50岁以上网民最热衷于教辅类图书。
据林克艾普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大部分调查者几乎每天都会进行阅读,阅读时长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的比例更是达到33%;每天阅读在60分钟-120分钟占比为27%,此部分人群阅读较为活跃。阅读时间在三个小时的占比不足两成,超过三个小时的人群占比更低,少于一成。当然,在被调查人群中也有人表示一直在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几乎是一个月两三本。而习惯用移动客户端进行阅读的人群在时间的选择上则越来越碎片化,其中,七成阅读用户活跃在6点至23点,地铁路上和家里是最主要的阅读场所。
据林克艾普舆情监测数据显示,不同省份表现出了不同的阅读和浏览行为特征。在新闻阅读、浏览行为方面,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网民行为量全国占比最高,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紧随其后。在小说阅读、浏览行为方面,最富有人文气息和文化韵味的浙江和江苏两省分别一二名,广东、河南、山东、北京紧随其后。
林克艾普了解到,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的纸质出版物进行了数字化加工,成为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阅读的数字作品,数字内容既有来源于传统出版的部分,更有网络原创的内容,并且网络原创的作品远远多于数字化的传统出版作品,因此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等数字化的阅读比纸质阅读内容更加丰富,这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同时,在书报刊等纸质阅读条件相对欠缺的农村地区,数字阅读可以成为农民增加阅读量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