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用大数据看《中国式相亲》
情人节刚过,朋友圈里一对对“小情侣”约着会晒着娃,各种花式秀恩爱,就在“单身人士”经受着轮番轰炸时,一档由金星主持的节目《中国式相亲》突出重围。由东方卫视制作的“带着父母去相亲”的《中国式相亲》自开播以来已经促成了不少良缘佳话,同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那么在婚恋综艺市场日趋拥挤且同质化严重的当下,《中国式相亲》有何不同?又引发了哪些争议?下面由林克艾普大数据为您解读。
《中国式相亲》:决权交到父母手里?
“带着爸妈去相亲,这事靠谱。”相较于以往的相亲节目,《中国式相亲》首次将“带上爸妈找对象”这一中国人传统的相亲方式呈现在电视节目中。据林克艾普大数据了解,节目中“催婚”的父母走向台前直面嘉宾,为儿女争抢心仪对象,而“待娶待嫁”的子女坐在后台观察,看父母与嘉宾互动。金星独挑大梁,担任红娘的角色,为父母、子女间的意见互通搭建一个过渡的桥梁。
《中国式相亲》掀微博讨论热潮
父母子女两代人不同的婚恋观,也在这个舞台上得以展示与碰撞,不过,分歧也在所难免。据林克艾普大数据平台监测发现,《中国式相亲》去年12月首播至今,官方微博被访问了1.77亿次,节目中暴露的中国式婚恋观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激烈讨论。新浪微博#中国式相亲#话题微博专题页面阅读量达到1.9亿,讨论量达14.9万条。
《中国式相亲》引争议
经林克艾普大数据分析平台监测发现,随着《中国式相亲》的热播,节目中男嘉宾家人发表的“要找会干活的媳妇”、“不娶手凉的媳妇”等言论引起争议,在最新播出的一期节目中,嘉宾父母介怀“单亲家庭”这个问题也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辩论。目前,该话题持续发酵,不少网友表示,“单亲”标签不应该成为爱情的阻碍。
《中国式相亲》观众喜爱度
经林克艾普大数据监测平台对网友观点进行抽样调查可知,近7成的网友对该节目持支持态度,认为这个节目真实的反映出了中国式相亲里的现状,也认为一些节目的设计增强了节目可看度。但也有32%的网友质疑节目的真实性,有网友扒出参与相亲的有些嘉宾,前前后后都参与了多个相亲类或其他类别的综艺节目,认为《中国式相亲》节目组在挑选嘉宾时,的确“用心”。
女性观众占比略高
从受众性别方面来说,相亲婚恋类综艺节目整体是以女性为主,但是对于“女挑男”类的相亲节目男性的比重却会相对较高。如《非诚勿扰》男性粉丝占比为66%。经林克艾普大数据分析平台监测发现,《中国式相亲》首播后,男女比例为男性观众占比44%、女性观众占比56%,而节目播出几期后,变为了男性观众占比43%、女性观众占比57%,这或许与节目播出几期后,男性观众对节目的好奇心下降有关。
20-29岁人群关注度最高
据林克艾普大数据分析平台监测发现,从关注《中国式相亲》的受众人群来看,年龄分布中,20-29岁人群占比最高,为41%,但与此同时,30-39岁人群的占比为40%,仅有1%的差距,充分说明20-39岁是“相亲”的重点关注人群。
北京、上海、广州观众关注度占比最高
据林克艾普大数据观察发现,关注《中国式相亲》的网友按城市排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按省域排名则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都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相亲”一词相关数据
《中国式相亲》的热播也引发了网友对“相亲”一事的积极讨论,“相亲”一词在网络舆论场的提及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据林克艾普大数据分析平台监测发现,近一周“相亲”一词相关信息量达8.5万多条,其中微博上舆情声量有将近6万余条。
《中国式相亲》引来外媒关注
相亲节目《中国式相亲》播出后,不但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节目中暴露的中国式婚恋观也受到《纽约时报》关注。经林克艾普大数据了解,《纽约时报》中文版以《中国式相亲:一代“巨婴”的婚姻观》为题报道了该节目,文中用“巨婴”来形容如今中国式相亲的现状。《纽约时报》引用百合网的首席婚恋专家周小鹏的原话说,“父母在很多年轻人的婚姻中起到了决策作用,他们出现在节目中,明码标价说出自己的要求,这些增加了节目的受欢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