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 > 面膜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面膜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近年来,面膜行业不断发展,已从之前的“轻奢品”转变成了快消品。据林克艾普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的面膜品牌已超过300个,从功效、材质、剪裁等各个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此外,营销渠道也在不断创新,从之前传统的商超、专卖店渠道已延伸至电商、微商渠道。

敷面膜是一种“贵气”的自爱方式。相传,最早的面膜,出自“名媛”埃及艳后之手,她用蛋清面膜搞定了凯撒。此外,据史料记载,杨玉环自制珍珠人参面膜,肤如凝脂俘获唐明皇;慈禧太后御用蛋清加朱砂敷脸,60岁肌肤仍吹弹可破。古人已当如此,今人怎能“堕落”。



林克艾普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面膜产业产品产量仅为12.1亿片,2014年国内面膜产业产品产量达到了21.3亿片。截至2015年12月月底,仅一年时间,国内产量高达23.9亿片,面膜产品产量较2014年同期增长12.2%,而较2010年产量增长近一倍。



需求提升是产量持续上涨的最主要原因。2010年我国面膜需求量仅为10.89亿片,2014年上涨至18.9亿片。2015年国内需求量达到21.81亿片,面膜产品需求量较2014年同期增长15.4%。



面向全球销售的面膜,消费者却大部分集中在亚洲。据林克艾普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77%的面膜消费者为亚洲人,其中,中国人和韩国人最多。其次,欧洲人占比16%,北美人仅占7%。由此可以看出,欧美人对面膜并没什么兴趣。



从客观条件来看,城市的发展程度和环境情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全国面膜销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广东位居第一位,其次为北京、浙江、山东、天津、江苏、福建、河南、河北、辽宁。其中北方城市占六位,由此可看出,生活在较干燥环境下的北方人对面膜更加青睐。



中国面膜市场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空间无限,主要原因在于两点:第一,面膜产品与其他化妆品价格来说相对便宜;第二,面膜产品的见效快速显著。此外,由于多数本土面膜中掺有中草药成分,深受消费者青睐,本土面膜的口碑和市场销量均迅速攀升,远超其他系别面膜。



林克艾普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在2016年1-12月线上各功效面膜的市场份额中,“补水保湿”类面膜占比最大,已超过五成。其次为“美白淡斑”类产品,而“晒后修复”和“抗衰祛皱”类面膜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仅占不到2%。大众普遍更相信面膜的补水保湿作用,事实也如此,任何面膜都离不开补水和清洁两大功能。



不同功效的面膜,价格也存在差异,且相差巨大。市场上价格在“50-100元”价位的面膜占比最高,达到了41.3%。“100-200元”的占比27.7%,“200-500元”的占比9.4%,“500元及以上”的面膜市场份额占比为3.4%。此外,还有仅占市场份额2.4%的“20元以下”的面膜产品。



近日,以“被面膜毁掉的中国女人”为主题的文章一出,便引起了广大女性网友的热议。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女性在面膜上的花销巨大,2014年仅在面膜上的花费就达到了65亿元人民币,但市面上所谓的“高贵”面膜也仅仅起到补水保湿的作用,甚至有些面膜会使消费者产生皮肤炎症的症状。”此类新闻的曝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主打“补水保湿”的面膜,仍将会受到追捧。

最近,企业圈有点乱,许多巨头大佬们纷纷玩起了跨界,除了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推出智能音箱、通信运营商巨头移动宣布做智能电视外,饮用水行业巨头农夫山泉也正式做起了面膜,且发声“不但要做,五年内还必须做到行业第五”。由此也可看出,面膜行业的前景十分可观。

面膜市场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再一次繁荣,无论市场、行业,还是消费者都经过了反思和升级。据林克艾普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面膜市场此时的战争,不会也不能再是与从前一样的蛮横份额争夺战,而是会在消费者的理性和行业的标杆的指引下,理性处理并解决,面膜市场将向着更加有序而精进的方向前进。